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烛之武退秦师 导学案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4-10-23 17:46:18


很多同学觉得语文的学习很枯燥乏味,其实同学们只要用心就不难发现,其实语文的学习也充满乐趣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,不仅可以了解历史,还可以对我们以后有所启发。以下内容是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。

学习目标

1.积累并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

2.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——说理透辟,善于辞令,以及起伏跌宕,生动活泼的情节。

一.课前预习

(一)背景链接

《左传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。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。“传”意为注释,《左传》为给儒家经典《春秋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。《左传》全称是《春秋左氏传》,又名《左氏春秋》,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《左传》的阐发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谷梁传》。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“《春秋》三传”。

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,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,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。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。内容丰富,规模宏大,忠于历史事实,生动、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,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。

(二)基础知识

1.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

函( )陵 氾( ) 南 佚( ) 之狐 夜缒( ) 陪( )邻

阙( )秦 佚( )之狐 敝( )之 秦伯说( )不知( )

2.解释括号前的词语

⑴以( )其无礼于晋 ⑵且贰( )于楚也。

⑶晋军( )函陵,秦军氾南。 ⑷佚之狐言于( )郑伯曰

⑸若( )使烛之武见秦君 ⑹辞( )曰:“臣之壮也----”

⑺犹( )不如人 ⑻无能为( )也已

⑼是( )寡人之过( )也

⑽然( )郑亡 ⑾子亦有不利焉!”许( )之。

⑿夜缒而( )出 ⒀郑既( )知亡矣。

⒁敢( )以( )烦执事( )

⒂越国以( )鄙( )远( )

⒃焉( )用亡郑以( )陪( )邻

⒄若( )舍( )郑以为( )东道主( )

⒅行李( )之( )往来 ⒆共( )其乏困

⒇且( )君尝( )为( )晋君赐矣

(21)朝济( )而夕设版焉,君之( )所知也。

(22)既( )东封( )郑、又欲肆( )其西封

(23)若不阙( )秦,将焉( )取之?

(24)阙秦以利晋,唯( )君图( )之

(25)秦伯说( ),与郑人盟

(26)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( )还。

(27)公曰:“不可。微( )夫人( )之力不及此。

(28)因( )人之( )力而( )敝( )之,不仁

(29)失其所与( ),不知( )

(30)以( )乱易整( ),不武。吾其( )还也。

3. 解释下列句中 通假字

①焉用亡郑以陪邻? (陪,通“ ”) ②共其乏困  (共,通“ ”)

③何厌之有?(厌,通“ ”) ④秦伯说  (说,通“ ”)

⑤失其所与,不知  (知,通“ ”)

4. 解释下列句中 古今异义:

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:古义,

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:古义,

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 夫人:古义,

5. 指出说明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

①晋军函陵( ) 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( )

③邻之厚,君之薄也( )   ④越国以鄙远( )

⑤朝济而夕设版焉( )   ⑥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。( )

⑦夜缒而出( ) ⑻烛之武退秦师( )

6. 指明下列句子中的句式 特点

①以其无礼于晋( )

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( )

③夫晋,何厌之有?( )

④是寡人之过也。( )

⑤邻之厚君之薄也( )

⑥敢以烦执事( )

7.解释下列一词多义

( 1)贰

①国不堪贰,君将若之何?( )

②其内任卿贰以上。( )

③贰则疑惑。( )

④夫诸侯之贿,聚于公室,则诸侯贰。( )

⑤不迁怒,不贰过。( )

⑥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 ( )

( 2)鄙

①蜀之鄙有二僧( )

②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( )

③我皆有礼,夫犹鄙我( )

(3)许

①许君焦、暇…… ( )

②杂然相许( )

③潭中鱼可百许头( )

④先生,不知何许人也( )

(4)微

①国势衰微。 ( )

③参如微时,与萧何善( )

④微言大义(成语) ( ) ⑤见微知著(成语) ( )

⑥微斯人,吾谁与归?( )

( 5)敝

①使史更敝衣草屦( )

②曹操之众,远来疲敝( )

③因人之力以敝之( )

8.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

⑴以

①以其无礼于晋  ( ) ②敢以烦执事  ( )

③越国以鄙远( )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? ( )

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( )

⑵而

①今急而求子 ( ) ②夜缒而出 ( )

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( )④朝济而夕设版焉。( )

⑶焉

①子亦有不利焉。( )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?( )

③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 ( ) ④且焉置土石 ( )

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( )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 ( )

⑷之

①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( ) ②公从之( )

③因人之力而敝之( ) ④行李之往来( )

⑤夫晋,河厌之有( ) ⑥君之所知也( )

二.感知文本

1.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?(用文中句子回答)

答:

2.烛之武推辞的理由是什么?(用文中句子回答)

答:

3.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?(用文中句子回答)

答:

4.阅读第三节,思考以下问题

①请概括本节内容

答:

②请把“说”的部分划分四个层次,摘录重要语句,并品味“说”的艺术。

答:

③请概述烛之武的形象特点:

答:

5概括全文脉略

① ②烛之武临危受命③ ④

6.请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

答:

三.课外作业

(一)基础练习

1.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秦军汜(fàn)南 佚(Shì)之狐 夜缒(Zhuì)而出

B.越国以鄙(bǐ)远 君之薄(bó)也 共(gōng)其乏困

C.朝济(jì)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(yuè) 失其所与(yǔ)

D.若不阙(quē)秦,将焉取之 使杞子、逢(páng)孙、杨孙戍之

2.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因人之力而敝之 (因:依靠)

B。以乱易整,不武(以:用)

C.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(之:代词,他)

D.吾其还也 (其:还是)

3.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失其所与,不知。(与:结交)

B.若使烛之武见秦军,师必退。(若:如果)

C. 郑既知亡也。(既:既然)

D.肆其西封。(肆:延伸,扩张。)

4.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,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夫晋,何厌之有?(厌:讨厌)

B. 焉用亡郑以陪邻(陪:增加)

C. 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(共:供给)

D. 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(还:撤走)

5.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,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吾不能早用子(子:古代对人的尊称)

B. 夜缒而出 (夜:在夜里)

C. 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(唯:只有)

D. 吾其还也(其:表示商量语气,还是)

6.下面关于“微”的解释,错误的一项是( )

A. 则名微而众寡(细小,轻微)

B.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(暗暗地)

C.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微颔之(略微,稍微)

D.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(如果)

7. 下面关于“之”的解释,错误的一项是( )

A.辍耕之垄上(动词,往,到)

B.是寡人之过也(结构助词,的)

C.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(结构助词,的)

D.何厌之有?(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)

8.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( )

A. 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

B. 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

C.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

D.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

9.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介词结构后置

B. 夫晋,何厌之有?  宾语前置,“有何厌”。

C.是寡人之过也。   判断句,“是”表判断。

D. 以其无礼于晋   介词结构后置

10.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( )

A.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,怎敢拿这件事麻烦您。

B.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,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。

C.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,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。

D.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,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。

11.“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” 文中的正确意思是( )

A.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,又想往西扩大边界。如果不侵损秦国,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

B.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,又想往西扩大边界。如果不侵损秦国,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

C.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,又想往西扩大边界。如果不侵损秦国,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

D.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,又想往西扩大边界。如果不侵损秦国,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?

12.翻译文中重点语句

① 既东封郑、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

②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不武。吾其还也。

(二)课内阅读

阅读文中一段文言文,完成13~16题。

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”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
13.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,错误的一项是( )

A. 夜缒而出 缒: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

B. 敢以烦执事 执事:办事的官吏

C. 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 行李: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

D. 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 阙:使……缺,损害

14.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,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( )

①越国以鄙远 ②既东封郑

③ 敢以烦执事 ④又欲肆其西封

A. 两个“以”相同,两个“封”不同

B. 两个“以”不同,两个“封”不同

C. 两个“以”相同,两个“封”相同

D. 两个“以”不同,两个“封”相同

15. 对“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,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

B.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,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

C.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,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

D.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,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

16.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,最恰当的一组是( )

①怀才不遇,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,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,顾全大局

④巧舌如簧,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,拨弄是非

A. ①③ B. ②③ C. ②④ D. ③⑤

17.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( )

A. 烛之武“夜缒而出”,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。

B.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,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。

C.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,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。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,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。

D. 从亡郑于秦无益,说到秦、晋历史关系,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,步步深入,层层逼紧,句句打动对方,具有很强的说服力。

(三)拓展练习

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,参考译文,完成18~22题。

子产①为政

郑人游于乡校②,以论执政。然明谓子产曰:“毁乡校,何如?”子产曰:“何为?夫人朝夕退而游焉,以议执政之善否。其所善者,吾则行之;其所恶者,吾则改之,是吾师也,若之何毁之。我闻忠善以损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。岂不遽止?然犹防川:大决所,伤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,不如小决使道,不如吾闻而药之也。”

子皮欲使尹何为邑。子产曰:“少,未知可否。”子皮曰:“愿,喜爱之,不吾叛也。使夫往而学焉,夫亦愈知治矣。”子产曰:“不可。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。今吾子爱人则以政,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,其伤实多。子之爱人,伤之而已,其谁敢爱于子,子有美锦,不使人学制焉。大官大邑,身之所庇也,而使学者制焉。其为美锦,不亦多乎?侨闻学而后入政,未闻以政学者也。若果行此,必有所害。”

范宣子③为政,诸侯之币重,郑人病之。二月,郑伯如晋,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:“子为晋国,四邻诸侯,不闻令德,而闻重币,侨也惑之。侨闻君子长国家者,非无贿之患,而无令名之难。夫令名,德之舆也。德,国家之基也。有基无坏,无亦是务乎!有德则乐,乐则能久。宣子说,乃轻币。

子产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,田有封洫④,庐井有伍⑤。大人之忠俭者,从而与之;泰侈者,因而毙之。从政一年,舆人⑥诵之曰:“取我衣冠而褚之,取我田畴而伍之。孰杀之产,吾其与之!”及三年,又诵之曰:“我有子弟,子产诲之。我有田畴,子产殖之。子产而死,谁其嗣之?”

(选编自《左传》襄公三十一年、二十四年、三十年)

〔注〕①子产:名侨,字子产,春秋时著名政治家,郑国名相。文中加“﹋”的都是人名。②乡校:乡间公共场所。③范宣子:春秋时晋国大臣,晋平公时执掌国政。④封洫:田界。⑤伍: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。⑥舆人:众人。⑦褚:储藏。

参考译文:

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,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。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:“把乡校毁了,怎么样?”子产说:“为什么毁掉?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,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。他们喜欢的,我们就推行;他们讨厌的,我们就改正。这是我们的老师。为什么要毁掉它呢?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,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。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?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: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,伤害的人必然很多,我是挽救不了的;不如开个小口导流,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。”

子皮想让尹何掌管自己的封地(邑)。子产说:“(他太)年轻,不一定行。”子皮说:“(他很)善良,我喜欢他,不会背叛我的。让他去学着治理,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。”子产说:“不行!人要爱护(一个)人,是要(做)利于他(的事)。如今您爱护(一个)人就让他从政,(这就)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,他(将受)的伤肯定很多。您爱人,以伤害他为结果,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?您有美好的绸缎,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;大的官职、大的封地,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,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,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(比官职、封地)更多吗?(我)侨听说的是(先)学习然后主政,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。如果一定这么做,必定有所损害。

范宣子当权,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。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。二月,郑国国君往晋国,子产(公孙侨,字子产,郑国大夫)委托书信给子西(子西随郑伯如晋),带给范宣子,信上说:“您为政于晋国,四邻诸侯没听说(您的)的美德(令:善,美),却听说(向诸侯索取的)贡纳很重,我呢,对此很不理解。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,不是担忧没有财物,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。好名声,是载德以行的车子;德行,是国家的根基。有基础就不致毁坏,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?(在位者)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,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。范宣子很高兴,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

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,上下尊卑各有职责,士地四界有水沟、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。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,听从他,亲近他;骄傲奢侈的,依法惩办。子产参与政事一年,人们歌唱道:“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,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。谁杀死子产,我就助他一臂之力。”到了三年,又歌唱道:“我有子弟,子产教诲;我有士田,子产栽培。子产死了,谁来继位?”

18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吾不克救也 克:能够。

B.郑伯如晋 如:到……去。

C.非无贿之患,而无令名之难 贿:贿赂。

D.子产使都鄙有章,上下有服 鄙:边远的地方。

19.下列句中的“病” 字,与文中“郑人病之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予购三百盆,皆病者,无一完者

B.君子病无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

C.老臣病足,曾不能疾走

D.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

20.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、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,以民为本的一组是( )

①不闻令德,而闻重币,侨也惑之

②大人之忠俭者,从而与之

③其所善者,吾则行之;其所恶者,吾则改之

④是吾师也,若之何毁之

⑤人之爱人,求利之也

⑥德,国家之基也

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

⑧夫令名,德之舆也

A. ⑧② B. ⑥⑤ C. ①③ D. ⑦④

21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,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。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,如果取缔乡校,堵塞言路,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。

B.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。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,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、一定会造成危害。

C.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,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,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,使国家根基稳固,人民快乐安逸。

D.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,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,勇于改革,赏罚分明,治国有方,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,用对比的手法,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。

22.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(1)我闻忠善以报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2)吾爱之,不吾叛也。使夫往而学焉,夫亦愈知治矣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(3)子产而死,谁其嗣之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一。课前预习参考答案

1.注音略

2.见课下注释

3. ①陪,通“倍”②共,通“供” ③厌,通“餍”,满足

④说,通“悦” ⑤知,通“智”

4. ①古义:出行的人

②古义:东方道路上的主人

③古义:那人

5. ①名词作动词 ②使郑亡,动词使动用法

③“厚”“薄”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

④鄙,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鄙;远,形容词用作名词

⑤“朝”、“夕”,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,用作状语

⑥“东”、“西”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;封,名词活用作动词,作疆界。

⑦“ 夜”名词作状语 ⑻“退”,动词使动用法,使----退却。

6. ①介词结构后置 ②介词结构后置 ③宾语前置,“有何厌”。 ④判断句。

⑤判断句 ⑥省略句

7. ⑴贰

①“二”的大写。 ②副职   ③不专一   ④离心,背叛 ⑤再,重复。

⑥从属二主

⑵鄙

①边远的地方   ②庸俗,鄙陋。 ③看不起,轻视。

⑶许

①答应,听从。  ②赞同。  ③约数  ④表处所

⑷微

①细小,轻微 ③卑贱 ④幽微,精妙。 ⑥如果没有。

⑸敝

①坏,破旧。 ②疲惫   ③损害,衰败。

8.虚词

⑴以

①(因为,连词) ②(拿,用,介词) ③(表顺承,连词) ④(表顺承,连词)

⑤(把,介词)

⑵而

①(才,连词,表顺承)②(表修饰,连词) ③(表顺承,连词)④(表转折,连词)

⑶焉

①(语气词,表陈述)②(疑问副词,为什么) ③(疑问副词,怎么能) ④(疑问代词,哪里)

⑤(代词,之) ⑥(兼词,于此)

⑷之

① 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代词 ③结构助词“的” ④ 取消句子独立性

⑤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⑥ 取消句子独立性

二.感知文本

1.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

2.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

3.吾不能早用子------子亦有不利焉

4.①智退秦师

②第一层:欲扬先抑,以退为进(郑知之矣)。

第二层:阐明利害,动摇秦君(邻之厚,君之薄也)。

第三层:替秦着想,以利相诱(君亦无所害)。

第四层:引史为例,挑拨秦晋(君之所知也)。

第五层:推测未来,劝秦谨慎(唯君图之)。

③答:他怀才不遇,却临危之时,申明大义;他垂暮之年,却老当益壮,只身前往敌营,勇敢至极;他手无缚鸡之力,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,智慧过人。“义、智、勇”集于其一身。

5. 秦晋围郑-------烛之武临危受命---------烛之武退秦师-------晋师撤离

6.①详略得当,重点突出

②巧设伏笔,首尾呼应

③波澜起伏,跌宕多姿

三.课后练习参考答案:

!.A(佚,读“Yì”)

2.C,取消句子独立性

3.C(已经)

4. A(厌,满足)

5. C (唯,希望)

6. D(假如没有)

7. C(主谓之间,取消句子独立性)

8.C (A项,名词作动词,军是驻扎的意思,同下文“秦军”。B项,鄙,名词的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鄙;远,形容词用作名词,远地。D项,使郑亡,动词使动用法。)

9.C.“是”指示代词,这。

10.A.、

11.C

12.翻译略

13. C (行李:出使的人)

14. B(第一个“以”,目的连词,来;后一个为介词,拿。前一个“封”为“使……成为疆界”,后一个为“疆界”。)

15. C

16. B

17. C

18. C(意思是“钱财”。)

19. B(A成为病态,动词;B与“郑人病之”同属意动用法,译为“以……为病”,即译为“对……感动担忧”; C 患病,动词;D使……成为病态,使动用法 )

20.解释:选C (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,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。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,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,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,故选C;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,不属于以民为本,故排除A;④写乡校的作用,不属于以民为本,故排除D;⑤写人要爱人,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,这是怎样“爱人”的问题,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,故排除B;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;⑦写子产从谏如流;⑧好名声,是载德以行的车子,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)

21.解释:选A,“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”错。

22.①译文: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,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。

②译文:我喜欢他,不会背叛我的。让他去学着治理,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。

③译文:子产死了,谁来继位?

以上便是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的具体内容,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,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要有大致的了解了,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